东吴证券指出,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多场景的商业化应用落地,仍需解决智能化的应用问题,AI入局将助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。DeepSeek-R1模型的推出证实了AI在成本端与性能端都在快速迭代,Figure与OpenAI结束合作证明机器人本体公司未来有望垂直整合具身智能产业链。人形机器人作为AI的最佳载体,有望伴随AI技术的进步充分受益,不断加速产业化进程。看好三条人形机器人重要产业链:1)T链主线;2)华为链;3)多产业链共振。
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021-22002972或021-22002335;banquan@yicai.com。 相关阅读
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关键在于具身智能的底层技术,而非机器人的物理形状。
摩根士丹利发布研究报告称,维持长实集团(01113)“与大市同步”评级,为反映集团物业发展(DP)利润率和租金收入下降,下调集团2024-2025年每股盈利分别4%/12%/14%。预计2024年每股股息同比下降10%至1.85港元,与盈利下降相符。在纳入该行最新的净负债和固定收入预估后,目标价由40港元下调5%至38港元。另将牛、熊市估值也相应下调至69港元和26港元。
197 01-22 16:09
从2025年到2035年,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将从3985亿元增长至17295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为15.6%。
175 01-16 20:47
五洲新春股价创新高后,公司公告称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,并表示墨西哥工厂2024年的业绩不及预期,今日股价冲高后回落。
101 01-16 16:16
管理层发布禁售承诺,业务层面放出利好消息,在优必选打出“组合拳”的另一面,是其仍在验证商业模式可行性的现状。
127 01-06 13:09
2025年,行业洗牌在即。随着资本降温,产业端逐渐趋于冷静怎么配资股票,寻求批量化落地的场景,将会成为更多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共识。
304 2024-12-31 16:55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